OpenAI CEO警示:ChatGPT对话内容或成法庭证据,隐私保护引热议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近日在公开播客中发出警示,用户与ChatGPT的对话内容目前不具备法律保密性,可能成为诉讼中的法庭证据。这一表态引发对人工智能交互隐私权保护的广泛讨论。

奥特曼指出,当前法律体系尚未针对AI对话建立类似医患保密或律师-客户特权的保护机制。这意味着当用户向ChatGPT倾诉个人隐私——包括心理健康咨询、情感问题或生活困境时,这些对话记录可能因诉讼要求被强制公开。”人们会用它谈论最私密的事情,尤其是年轻人将其视为治疗师或人生导师,”奥特曼在Theo Von的播客节目中强调,”但与传统专业服务不同,这些对话不受法律特权保护。”

现实案例已显现法律冲突。今年6月《纽约时报》诉OpenAI案中,法院要求公司无限期保存用户输出日志作为版权侵权证据,这与OpenAI现行数据保留政策形成矛盾。根据公司政策,普通用户删除的对话通常30天后永久清除,但法律或安全需求可突破此限制。

跨国法律适用性矛盾同样凸显。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严格限制数据处理,而美国法院的强制取证可能与之冲突。法律专家指出,这种跨境数据管控困境使AI企业面临合规风险。

行业观察显示,约23%的ChatGPT用户将其用于心理健康支持,但多数人未意识到隐私风险。与加密通讯软件不同,OpenAI保留对对话内容的人工审查权限,用于模型优化和滥用监测。奥特曼呼吁应尽快建立AI对话的隐私保护框架,认为”与AI的隐私权应等同于人类治疗师”。

目前OpenAI正就纽约时报案的日志保存令提起上诉,认为强制数据保留违背隐私承诺。该争议折射出AI技术快速发展与法律滞后的深层矛盾,专家建议用户在使用AI处理敏感信息前需充分认知潜在风险。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