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大讯飞AI翻译技术突破与智能硬件创新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主论坛上,“深度学习教父”杰弗里·辛顿作为重磅嘉宾发表演讲,其演讲内容通过科大讯飞提供的实时AI同传技术实现多语言转换。这一合作凸显了科大讯飞在AI翻译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引发业界对其智能硬件体验瓶颈突破路径的关注。

科大讯飞副总裁赵翔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AI翻译场景的体验优化需依赖软硬件深度协同。以此次WAIC同传服务为例,讯飞最新升级的星火X1大模型将中英同传首字响应时间压缩至2秒,接近人类高阶同传标准。该技术突破得益于文本自适应调度的流式语音合成方案,使系统能实现“边译边说”的实时交互。此外,模型还覆盖医疗、制造、金融等领域的8万个专业术语,显著提升垂直场景准确率。

智能硬件作为AI技术规模化落地的重要载体,目前面临市场需求与产品体验的匹配难题。赵翔指出,讯飞将智能硬件划分为三类:传统终端(手机/PC)、可穿戴设备及新型家庭机器人。以翻译机为例,其核心挑战在于离线状态下需保持与联网相当的翻译质量。为此,讯飞引入端侧大模型技术,通过硬件算力升级支撑本地化运算;同时采用多麦克风阵列与降噪算法协同方案,确保1米外嘈杂环境下的收音清晰度。据悉,2025款翻译机已支持138种语言互译,其中离线翻译覆盖17种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讯飞正探索多模态技术对翻译场景的增强作用。通过融合视觉、语音等多维度信息,进一步提升转写与翻译的上下文理解能力。这种技术演进方向与其在全球重大活动中的实践密切相关——从2022北京冬奥会到2025大阪世博会,讯飞翻译机已累计提供超10亿次服务,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市场数据表明,科大讯飞在智能硬件领域持续领跑:翻译机品类连续八年占据双平台销售榜首,市场占有率高达80%;智能办公本、会议耳机等产品线亦长期保持行业第一。分析师认为,这种优势源于其“技术-场景-硬件”的闭环创新模式。随着星火X1大模型在医疗、教育等行业的深度应用,讯飞或将为智能硬件突破体验瓶颈提供更系统的解决方案。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