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白犀”机器人以16.33秒刷新四足机器人百米世界纪录

AI产品动态18小时前发布 AI视野

近日,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自主研发的高机动四足机器人“白犀”以16.33秒的百米冲刺成绩,成功刷新“四足机器人最快的100米”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成绩较原纪录保持者——韩国机器人“猎狗Hound”的19.87秒提升了3.54秒,标志着我国在高速足式机器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白犀”的研发团队由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主导,其核心技术突破体现在动力学建模与智能控制两大方向。团队通过构建精密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机器人的几何比例、电机规格及减速系统进行协同调整,确保机械结构在高速运动中的稳定性。动力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功率密度关节驱动器,其控制功率达3000瓦,通讯延迟小于2毫秒,为机器人提供了类似赛车引擎的高效动力输出。

在智能控制方面,团队创新性地应用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控制策略。该系统能自主适应环境变化与任务需求,实时调整运动姿态。研发过程中,团队通过外力扰动测试和物理参数随机化训练,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条件下的抗干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白犀”搭载的12台高性能电机均经过严格的一致性测试,为高速奔跑奠定了硬件基础。

浙江大学研发人员表示,该成果的突破性不仅在于速度提升,更在于实现了“小身躯与大能量”的平衡。团队从自然界犀牛、马等高速运动生物中获取灵感,优化了机器人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脚掌构型,使其在保持结构强度的同时具备爆发力。目前,“白犀”的技术路线已衍生出包括“黑豹2.0”在内的多款机器人产品。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显示,此次成绩创造了四足机器人陆地移动速度的新标杆。未来,该技术将拓展至灾害救援、极端地形运输等应用场景,实现从“跑得快”到“跑得有用”的跨越。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强调,这既是阶段性成果的展示,更是下一代机器人技术研发的起点。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