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灵伴科技旗下Rokid Glasses智能眼镜在Kickstarter平台完成众筹,成功筹集40万美元资金,再次引发市场对消费级AR产品的关注。这款重量仅49克、搭载多模态AI技术的智能眼镜,自去年11月发布以来已逐步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生态落地的完整闭环。
作为全球首款在太空正式服役的AR产品,Rokid Glasses凭借其衍射光波导成像技术实现了普通眼镜形态下的增强现实功能。产品右侧集成触控条与实体按键,支持1200万像素拍摄及录像功能,并通过磁吸式设计适配25-1000度的近视/散光镜片定制需求。其搭载的高通骁龙AR1平台优化了散热与功耗表现,配合充电眼镜盒可实现总计40小时的混合续航能力。
在AI能力方面,该产品已完成从单一模型到多模型协同的进化。除初始搭载的阿里通义千问外,目前还集成了DeepSeek、豆包、智谱清言等AI大模型,分类管理为基础模型、视觉模型和搜索模型三大模块。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实现实时翻译、几何解题、物体识别等功能,解题过程可直接同步至手机端查看。今年6月,产品进一步接入支付宝”支小宝”生态,推出全球首个”看一下支付”功能,通过声纹识别技术实现无接触支付,覆盖商超、餐饮等高频消费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Rokid近期与高德地图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了全球首个全场景智能眼镜导航应用。该方案采用”语音+视觉+环境感知”多维交互,支持步行、骑行、驾车模式的智能切换。在实测中,骑行模式下可预警红绿灯状态及后方来车,步行时则能基于用户偏好推荐沿途餐厅。据创始人祝铭明透露,过去三个月公司已收获25万台全球订单,预计年内完成交付。
市场数据显示,Rokid在全球文博市场占有率已达99%,用户日均使用时长突破2小时45分钟。此次Kickstarter众筹的成功,标志着该产品在消费级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公司表示,众筹资金将用于优化双目显示效果及生活服务类应用的开发,计划在文旅导览、远程协作等场景深化空间计算能力。目前产品国内售价保持2499元,第二代产品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投入量产。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