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AI医院突破性进展:2天完成3年工作量,准确率超96%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近日宣布,其研发的人工智能医院(Tsinghua AI Agent Hospital)在试运行阶段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系统通过虚拟智能体模拟真实医院场景,仅需2天即可完成三甲医院2-3年的诊断工作量,且综合准确率超过96%。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AI医疗领域的技术应用迈入新阶段。

该AI医院采用”闭环式”医疗虚拟世界架构,构建了包含42位AI医生、21个科室的智能诊疗系统,覆盖300余种疾病。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分析海量医疗数据,包括50万个模拟患者案例,这些数据既包含真实患者的数字化分身,也包含由大模型生成的合成病例。在呼吸道疾病等高发领域,经过近万例诊疗训练后,AI医生的问答准确率已达93.06%。

项目负责人张亚勤教授介绍,该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智能体互搏”训练机制。AI医生、护士与患者在虚拟环境中持续互动,其进化速度可达真实世界的数百倍。目前试点工作依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开展,重点覆盖全科、眼科、放射诊断科和呼吸科。测试数据显示,AI系统可将传统诊疗流程缩短90%,显著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

尽管成效显著,研究者指出AI医疗仍面临三大挑战:商业化付费模式尚未成熟、医疗责任认定机制待完善、数据隐私保护需强化。据悉,该项目计划在2025年内完成”AI+医疗+教育+科研”生态闭环建设,未来将通过实体化运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国家工信部等部委近期已出台政策,明确支持AI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