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战略收缩中国区业务:裁员67%迁至新加坡,AI初创企业全球化合规挑战凸显

近日,通用AI智能体公司Manus业务调整引发行业广泛关注。7月11日起,该公司官方微博、小红书账号内容被清空,官网首页显示“当前地区不可访问”,取代了此前“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的提示。这一系列动作与其近期战略收缩中国区业务密切相关。

据多方信源披露,Manus已对国内团队实施大规模裁员,原有约120名中国区员工中近80人被裁撤,仅保留40名核心技术成员,裁员比例达67%。核心团队已陆续迁往新加坡总部,公司注册地亦于今年6月正式变更为新加坡。对此,Manus官方回应称此次调整为“提升经营效率”,强调将聚焦核心业务发展。

此次调整或与资本压力直接相关。2025年5月,Manus完成由硅谷风投领投的75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但由于国际政策监管风险,投资方要求其将总部迁离中国。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3月曾高调宣布与阿里通义千问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基于国产模型实现功能本地化部署,但据内部员工透露,该项目目前已暂停推进。

Manus在今年3月凭借“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体”概念迅速走红,其演示视频展示的简历筛选、股票分析等高自动化功能引发市场热潮,内测邀请码一度被炒至5万元高价。但随后陷入“饥饿营销”“技术套壳”等争议。作为Butterfly Effect PTE.LTD.旗下产品,该公司已完成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腾讯投资等头部机构。

目前Manus海外业务仍在正常运营,其X平台账号持续更新动态,最新内容显示将于7月13日在旧金山组织线下活动。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业务收缩折射出AI初创企业在全球化布局中面临的合规挑战,其未来能否依托新加坡总部实现技术突破仍需观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