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研究团队近日宣布成功开发出一项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医学影像技术,该技术通过极少量X光影像即可快速生成高清3D骨骼与器官图像,较传统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著降低患者辐射暴露达99%。这一成果于7月17日由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李小萌领导的团队在记者会上公布,标志着医学影像领域的重要进展。
CT扫描作为临床诊断的核心工具,广泛应用于骨折、肿瘤等复杂病况的评估及手术规划,但其高辐射剂量(单次检查约5-15毫西弗)对儿童、孕妇及需频繁复查的患者构成潜在风险。港科大的AI模型仅需2至4张X光片(传统CT需400-500张),即可在1分钟内完成3D重建,关键解剖结构准确度达传统CT的97%。研究团队与本地医疗3D打印企业科能三维合作,已将该技术应用于骨科手术规划模型制作,并计划拓展至个性化植入物定制领域。
临床试验预计于未来数月在香港公立医院开展,若进展顺利,该技术有望于2026年投入临床使用。团队同时探索将技术延伸至心肺成像领域,以优化实时手术监测效率。科能三维数据显示,新技术可将3D建模时间从传统方法的数日缩短至30秒,医疗成本降低50%-70%。骨科专家指出,该技术对需反复影像检查的特殊人群具有重要保护意义。
目前,研究团队正与多家医疗机构洽谈合作,旨在推动技术向多学科应用场景扩展。这项创新不仅提升了医疗安全性,也为解决CT设备资源紧张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