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于本周一(2025年7月21日)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部署超过100万个图形处理单元(GPU),并首次提出“百倍扩容”技术愿景。这一战略涉及三大核心领域:Stargate项目推进、芯片供应链重构及能源供应优化,标志着全球AI基础设施竞赛进入新阶段。
作为该计划的核心载体,新成立的Stargate公司将在未来四年投入5000亿美元(约合3.59万亿元人民币),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阿比林市建设占地1000英亩的全球最大AI训练集群。项目首期工程已获得软银、甲骨文、MGX等战略投资,其中软银集团CEO孙正义将出任董事长,OpenAI负责日常运营管理。技术合作伙伴阵容包括Arm、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形成从芯片设计到云计算的全产业链支持。
此次大规模基础设施扩建源于OpenAI对算力需求的深刻认知。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曾因GPU资源短缺推迟GPT-4.5模型发布。奥尔特曼在4月公开呼吁业界提供10万单位GPU紧急支援,此次百万级部署计划被视为对算力瓶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行业分析指出,该计划将显著提升大模型训练效率,预计未来两年内AI服务成本可能下降20%-30%。
得克萨斯州项目选址凸显能源战略考量,该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宽松的监管环境为高耗能AI运算提供理想条件。但分析师同时提醒,如此规模的GPU部署将面临芯片供应稳定性、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及散热技术突破等挑战。Stargate项目技术团队透露,正与英伟达合作开发定制化液冷解决方案,以应对超大规模集群的散热需求。
市场反应显示,该计划可能重塑AI行业格局。据CNNIC最新报告,全球AI产业规模已突破7000亿美元,头部企业的基础设施优势正在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集中。微软Azure和甲骨文云平台已宣布将优先为OpenAI提供分布式训练支持,而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股价当日普遍上涨3%-5%。
奥尔特曼强调,百万GPU部署仅是“百倍扩容”战略的第一步,后续将重点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和算法架构。业界普遍认为,此举不仅将巩固OpenAI在生成式AI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更可能推动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等跨行业应用突破算力限制,加速AI技术商业化进程。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