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360集团在ISC.AI 2025大会期间正式发布全新升级的360安全云平台,首次提出以AI智能体为核心的“安全即服务”模式,通过三大类智能体重构企业级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国家级安全能力的普惠化落地。该平台依托360安全大脑、安全大模型及20年攻防实战经验,标志着网络安全行业正式进入AI驱动运营的新阶段。
AI智能体重构安全运营范式
360安全云此次发布的安全、管控、企服三大智能体,分别聚焦威胁防护、流程管理和办公提效场景。其中安全智能体整合了360累计发现的58个国家级黑客组织对抗经验,可实现7×24小时自动化监测与处置,实测威胁发现数量较人工提升3倍,响应速度提升10倍,准确率提高20%。通过云端协同机制,98%的告警可由智能体自主完成闭环处置,剩余2%复杂事件由360顶级专家团队介入,形成“AI+专家”的立体防御体系。
“联营联运”生态加速能力下沉
为降低企业使用门槛,360创新推出“联营联运”合作模式,向合作伙伴开放全网安全数据、探针管理、AI大模型等四大核心能力,并通过数据、平台、能力等五大标准化体系赋能。目前全国已建成118个联合运营中心,覆盖金融、能源、教育等领域的超2万家政企客户。据360商业化总裁黄剑透露,该模式可将企业安全投入降至传统方案的1/3,未来将进一步扩展至400个区域枢纽。
实战验证技术壁垒
根据IDC最新报告,360安全智能体已占据安全运营、攻防等五大核心领域的技术高地。在2025年上半年,其智能体成功拦截43.1亿次网络暴破攻击,解密Phobos勒索病毒变种,并为亚冬会等重大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分析指出,360独创的“类脑分区协同”大模型结构,实现了安全能力与AI底座的深度耦合,这一技术路径成为其持续领跑行业的关键。
此次升级意味着网络安全服务正式从“产品堆砌”转向“效果导向”。随着智能体元年的到来,360安全云通过标准化SaaS服务,正在推动国家级防护能力向中小企业的规模化渗透,其“按效果付费”的商业模式或将成为行业新标准。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