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CEO王兴兴:人形机器人ChatGPT时刻最快1-2年内到来,三大技术攻坚方向曝光

AI新闻资讯12小时前发布 AI视野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针对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提出关键预判:当前限制行业规模化的核心瓶颈并非硬件,而是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成熟度不足。他认为,人形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最快或在一至两年内到来,保守估计也将在三至五年内实现。

王兴兴指出,现阶段机器人硬件已具备量产条件,工程问题可通过迭代解决,但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的统一架构尚未突破。他以ChatGPT的发展历程类比,称当前机器人AI能力相当于ChatGPT问世前1-3年的水平,“业界已明确技术路线,但尚未出现能将多模态感知、决策与运动控制深度融合的标杆性模型”。当机器人能自主完成“在陌生会场递水给指定观众”这类开放式任务时,即标志临界点到来。

关于技术攻坚方向,王兴兴提出三大重点:一是构建统一架构的具身智能大模型,二是实现低成本、高寿命硬件的超大规模制造,三是发展分布式算力网络。他特别强调,行业当前过度聚焦数据积累,而模型架构的创新才是突破关键。这一观点得到现场多家头部企业技术负责人的认同。

值得关注的是,王兴兴透露宇树科技曾长期抵制人形机器人研发,直至2022年客户主动下单才启动项目。该公司2023年推出的H1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小批量量产,其动力性能可支持高难度动作,今年更登上春晚舞台完成群体舞蹈表演。市场数据显示,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占率超60%,为人形产品线奠定产业化基础。

对于行业前景,王兴兴预测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将重构社会经济形态,建议未来按机器人创造价值征税。他援引第三方数据称,人形机器人市场未来25年规模或达7万亿美元,而技术突破窗口期“大概率不会超过十年”。这一判断与大会发布的《全球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形成呼应,该报告将2025-2028年列为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关键阶段。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