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OpenAI正面临公司重组计划的关键转折点。据多方消息证实,由于与大股东微软的合同谈判陷入僵局,原定于今年底完成的重组可能被迫推迟至2026年,这一变故或将直接影响该公司高达10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
知情人士透露,双方争议焦点集中在三个核心领域:首先是云服务合作模式,微软目前拥有在Azure平台独家托管OpenAI模型的权限,但OpenAI希望拓展与谷歌、亚马逊等竞争云服务商的合作,以提升其API销售收入(目前约占年收入120亿美元的四分之一)。谈判中微软仅同意有限度开放政府客户服务渠道。
其次,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成为另一大障碍。微软要求获得未来模型训练过程的知情权,而OpenAI则坚持仅授权成品模型的使用权。最具争议的是关于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条款,现行协议允许OpenAI在实现AGI时单方面终止微软的知识产权访问权,微软正寻求废除这一关键制衡条款。
财务层面,此次重组直接关联OpenAI的IPO进程和软银集团100亿美元注资承诺。根据投资协议,若不能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重组,软银有权暂停资金注入。多位内部人士表示,除微软外,OpenAI还需协调与加州、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办公室的监管谈判,时间窗口已极为紧迫。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近期已启动二次股票发售计划,估值从软银投资时的3000亿美元跃升至5000亿美元。公司高管对融资前景保持乐观,认为即使维持现有架构,凭借ChatGPT等产品的市场表现仍能吸引资金。但分析师警告,重组延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投资者对AI初创企业的信心。
微软方面则继续推进与OpenAI的技术整合,最新动作包括将Copilot AI助手部署至三星智能电视。双方均未对谈判细节发表公开评论,但内部消息称部分条款已取得进展,如微软可能在新实体中获得33%股权。这场持续六年的科技联盟正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其结果或将重塑全球AI产业格局。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