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多智能体框架Intern·Agent,实现科研全流程闭环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于7月23日正式发布多智能体框架Intern·Agent,该系统通过协同多个专职智能体实现科研全流程闭环,标志着人工智能自主科学探索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框架目前已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12个科研领域,实验数据显示其显著提升了研究效率。

Intern·Agent的核心创新在于构建了”想法生成-方案设计-代码实现-实验验证”的完整科研闭环。在想法生成阶段,系统通过文献综述智能体、观点提出智能体和多维评审智能体的协同工作,能够自动生成并迭代创新性科研构想。研究人员可在任意环节介入,既支持对特定想法的微观调整,也能对整体研究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方案设计阶段由方案设计智能体和Coding评审智能体主导,系统能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执行的详细方案,并基于领域约束与计算资源进行优化。实验验证环节则通过实验设置与计划智能体、人机交互与反馈智能体的配合,自主完成实验流程规划、代码验证及结果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展现出多智能体协同进化的特性。各智能体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持续学习优化,这种动态演进机制为人工智能参与算法设计、科学发现等高端科研任务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实验室表示,该框架的推出旨在解决传统科研流程环节割裂、迭代周期长等痛点,为规模化科研创新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目前,Intern·Agent已在多个学科领域展开应用测试,其自主科研能力获得初步验证。业内专家认为,该框架的落地标志着人工智能从辅助工具向自主科研主体的重要转变,或将重塑未来科学研究范式。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