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与阿里巴巴达摩院于8月27日联合发布全球首款专用于胸痛急诊场景的人工智能模型“iAorta”。该模型通过常规平扫CT即可在数秒内识别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将确诊时间从传统平均6小时以上缩短至2小时内,显著提升急症救治效率。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包括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等高危疾病,起病隐匿且进展迅速,24小时内未及时干预的死亡率高达30%。由于症状易与心梗、肠胃炎混淆,传统依赖增强CT的诊断方式存在流程复杂、资源受限等问题,初诊漏诊率可达48.8%。iAorta模型创新性地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仅需平扫CT即可自动勾画主动脉结构、标注病变位置并生成诊断报告,漏诊率降至4.8%,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达95.5%和99.4%。
临床验证显示,该模型在上海某三甲医院胸痛中心两个月内筛查15,584例患者,精准识别21例AAS病例。其中一名43岁患者因上腹痛初诊为胆囊结石,经iAorta提示主动脉夹层后,1.6小时内完成确诊并干预。对比研究表明,AI辅助可使低年资医生诊断敏感性提升40%,达到高年资医生水平。
目前,iAorta已在浙江省10家医院部署,包括浙大一院、绍兴市中心医院等,形成快速诊断-转运-救治体系。研究团队计划向全国推广该技术,并拓展至脑卒中、肺栓塞等急危重症领域。相关成果已于8月20日发表于《自然·医学》,标志着“平扫CT+AI”模式在急诊医学中的突破性应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