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生成式自动驾驶大模型是提升行车安全的核心路径

2025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生成式自动驾驶大模型的研发验证是提升行车安全的核心路径。他指出,安全始终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首要原则,需通过高质量场景数据、高能效比算力部署及体系化测试验证三大关键环节,构建完整的自动化训练与迭代闭环。

万钢详细阐述了技术实施框架:从数据标注上传、大模型训练到典型场景实验验证,最终通过车规级实时模型OTA(空中下载技术)下传至车辆终端,形成持续优化的技术闭环。这一体系旨在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在复杂交通环境中的博弈能力,特别是基于交通规则的动态决策能力,从而推动端到端自动驾驶实现更高水平的”具身智能”。

同期,北京市相关负责人在同一会议上披露,全市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已突破6200万公里,涵盖乘用车、智能公交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应用。北京将重点聚焦大算力芯片、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领域,通过共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建设,并配套完善充换电设施与智能路网基础设施,目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行业分析显示,生成式自动驾驶大模型的应用将显著改善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交通事故问题。据测试数据显示,该技术能通过持续学习不同区域的驾驶行为特征,提升系统在突发状况下的决策准确性。目前已有头部车企在特定车型中部署相关技术模块,预计未来两年内将实现更广泛的道路验证与商业化落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