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AI算力投资持续升温,多家机构发布研报指出,随着AI技术加速迭代与商业化落地,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中信建投证券在最新研报中强调,AI驱动的算力投资未来仍将保持强劲势头,建议关注高增长低估值标的及上游紧缺环节。
算力需求结构性转变:从训练转向推理
研报显示,AI算力消耗正从训练阶段向推理阶段迁移,这一转变带来显著的增量需求。以谷歌搜索为例,其AI模式单日token消耗量已超过原有模型日均水平,类似场景在视频编辑、社交平台AI功能中加速渗透。同时,Agent技术的快速落地进一步推高算力需求,单次任务执行平均消耗token量呈指数级增长。头部云厂商预计下半年算力消耗将突破50万亿token,液冷、PCB、铜连接等配套环节迎来订单密集期。
海外龙头动态与国内自主可控双主线
海外方面,CoreWeave成为首个部署英伟达GB300 NVL72系统的云服务商,Oracle签署的超300亿美元年收入云协议凸显行业景气度。Meta宣布重组AI部门并计划投入数千亿美元研发超级智能。国内则聚焦自主可控,国产电源、铜连接、液冷技术成为供应链关键突破点。中信建投指出,NVL36/NVL72机柜的规模化出货将带动高速铜线市场规模超35亿元,AMD、谷歌TPU等厂商的机柜方案亦加速产业链扩容。
投资策略:聚焦四类核心机会
机构建议沿四条主线布局:一是业绩持续高增长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标的,如光模块、光器件领域龙头;二是受益外溢需求的细分环节,如铜连接国产替代厂商;三是上游紧缺资源,包括高端PCB、液冷设备等;四是1.6T光模块及CPO(共封装光学)等前沿技术领域。国信证券补充称,7月进入业绩预告窗口期,全球AI服务器代工营收同比增幅最高达162%,数据中心互联设备扩产节奏加快,相关企业盈利预期明确。
风险提示与长期趋势
尽管短期市场可能因关税政策等因素震荡,但中长期看,AI算力投资仍是确定性最强的赛道之一。绿色算力(如液冷技术)与国产化替代构成行业长期趋势,需结合技术迭代节奏与业绩兑现能力精选标的。分析师提醒,需警惕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潜在影响,以及估值快速上行后的波动风险。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