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布60个AI应用场景,加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

8月6日,广州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布暨供需对接会在华为广州研发中心举行,60个来自市属国企的AI应用场景正式发布,覆盖制造、交通、城市治理、能源环保、旅游休闲等五大领域。这是广州市发展改革委与市国资委联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的关键举措,标志着广州在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进程中迈出实质性步伐。

场景需求直击行业痛点
此次发布的60个场景源自15家市属国企的实际业务需求,具有明确的实操性和标杆价值。广汽集团提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5大汽车全流程应用场景;广州公交集团聚焦医药物流、冷链管理等6个领域,明确要求引入具备视觉识别和自主导航功能的智能仓储机器人;岭南集团打造的”易游AI旅游智能平台”将实现自然语言对话驱动的全旅程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发展集团针对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新能源功率预测等能源行业难题,以及广州工控集团通过AI激活历史工业图纸资产的解决方案,均体现了技术攻关与产业痛点的深度结合。

产业生态支撑能力持续强化
广州已构建起从算力基础设施到行业应用的完整支撑体系。目前全市大模型备案总数达33款,其中19款为2025年新增,覆盖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建成全省首个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覆盖37个高价值场景。在算力方面,全市智算资源池规模超5000P,并通过发放”算力券”降低企业使用成本。产业载体建设同步推进,30余个专业园区与超700亿元产业基金形成集聚效应,港科大(广州)周边建设的越秀iPARK粤港智谷等重大项目加速落地。

后续推进计划明确
根据规划,广州将在年内发布100个”AI+“重点应用场景,通过系列行业对接会促进项目落地。政策层面,《广州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即将出台,立法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市国资委表示,将重点支持技术方与应用方联合开发端到端解决方案,形成可复制的行业样板。近期,广州数科集团已与华南理工大学等机构签署合作协议,14家国企公布的33个”揭榜挂帅”项目中,AI技术应用成为显著特征。

此次场景发布是广州实施”12218”现代产业体系战略的重要节点,通过国企示范带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首批场景的落地实施,广州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水务、智慧旅游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将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