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进入关键阶段,物流分拣效率接近人工水平

AI新闻资讯11小时前发布 AI视野

中信建投最新研报指出,泛人形机器人(非完全人形)在物流分拣场景的商业化应用已进入关键阶段。为实现高效分拣作业,该类机器人需整合多模态感知(视觉、触觉、力觉等)与端到端大模型能力,以完成包裹检测、抓取翻转、条码识别及路径规划等核心动作。目前硬件性能已满足商业化门槛,但国产具身智能模型在决策精度与异常处理方面仍需优化。

分拣效率数据显示,海外Figure 02机器人单件处理时间达4.05秒,接近熟练工人3-5秒的水平;国内智元精灵G1虽存在差距,但通过德马科技合作构建的数据训练工厂正加速模型迭代。经济性测算表明,在40万元单机成本、20小时日工作时长及80%人工效率的假设下,两年回收周期内投入产出比已与分拣工人持平。

市场推进节奏方面,2025年下半年将完成从演示场景向客户试用交付的过渡,海外市场因人工成本优势或率先规模化落地。产业链投资机会集中于具备二次开发能力的系统方案商,以及本体厂商核心供应链企业。中信建投预测,2026年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建议关注硬件降本与具身智能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效应。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