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豆包App正式上线未成年人保护模式,该模式通过密码管控机制限制视频推荐、第三方网页浏览等潜在干扰性功能,同时保留翻译、资料查询等核心学习工具,以响应家长对未成年人数字安全的迫切需求。
功能设置上,家长需手动输入密码启用该模式,系统将默认关闭四项功能:问答结果中的短视频展示、外部网页跳转、与非主智能体的对话及AI内容生成。退出或切换模式需二次密码验证,防止未成年人自行解除限制。实测显示,开启后问答界面不再出现任何视频内容,且智能体交互范围被严格限定。
这一举措直接回应用户反馈——此前有家长指出,豆包在提供文字答案时附带的短视频参考可能导致儿童注意力分散。随着AI对话产品用户低龄化趋势显著(QuestMobile数据显示豆包2025年春季用户同比增长864.35%),此类功能优化成为提升产品安全性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式并非全功能限制,仍保留学术研究所需的深度检索与多语言翻译能力。
行业观察表明,自2025年4月国家网信办推动未成年人模式升级以来,各平台相继强化终端协同防护。豆包此次更新延续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联动的监管思路,但与手机厂商的深度系统级整合(如华为等品牌的桌面一键启动功能)相比,仍处于应用层自主管控阶段。
官方表示将持续迭代未成年人模式体验,平衡安全防护与学习辅助需求。目前同类产品中,快手等平台已实现跨设备统一管理及年龄分层内容供给,豆包未来是否会引入更精细化的年龄适配功能值得关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