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发布《AI内容披露头字段》草案,拟通过标准化HTTP头字段实现网页内容中AI参与程度的机器可读标识。该提案旨在提升网络内容透明度,同时优化搜索引擎索引与合规审查效率。
草案核心内容显示,新头字段将包含五个关键参数:
1. mode:定义AI参与程度的四级分类,包括未使用AI(none)、人工创作经AI修改(ai-modified)、AI生成经人工审核(ai-originated)及几乎全AI生成(machine-generated);
2. model:标注使用的AI模型名称;
3. provider:声明模型提供方;
4. reviewed-by:记录内容审查责任人;
5. date:标记生成或修改时间戳。
技术优势方面,该方案摒弃传统依赖人工声明或水印的方式,通过结构化元数据实现低延迟识别,可显著降低爬虫与归档系统的计算负载。例如,搜索引擎能据此快速过滤AI生成内容,而用户代理可自动调整内容展示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该草案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最终实施将基于自愿原则。业界分析认为,若标准落地,将推动形成更透明的AI内容生态,但具体细则可能随反馈进一步调整,如扩充模型版本信息或生成过程描述等附加字段。
此次提案与我国2025年3月颁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形成呼应,两者均致力于规范AI内容标识,但IETF方案更侧重技术实现的普适性与机器可读性。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