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ldi CEO炮轰浏览器强制集成AI:用户正从探索者沦为旁观者

浏览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Vivaldi浏览器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n von Tetzchner近日公开发声,对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将生成式AI技术强制整合至浏览器的趋势提出尖锐批评。Tetzchner在其公司博客中强调,这一做法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的网络浏览行为,使其从主动探索者退化为被动旁观者。

当前,主流浏览器厂商正加速推进AI功能落地。谷歌在Chrome中集成Gemini AI助手,微软则为Edge推出“Copilot模式”,通过自动化任务(如日程管理、购物清单生成)和内容摘要功能提升效率。Opera与Mozilla等厂商也相继引入AI聊天机器人等工具。然而,Vivaldi明确表示将抵制这一行业潮流,坚持不部署大型语言模型(LLM)聊天机器人、网页摘要或AI表单填充等功能。

Tetzchner指出,传统网页浏览的核心价值在于用户通过自主点击链接、筛选信息获得探索乐趣,而AI驱动的浏览器正在重构这一交互逻辑。他援引皮尤研究中心数据称,当搜索结果页显示AI生成的内容概述时,用户点击原始链接的比例显著下降。这种现象不仅可能削弱内容创作者的流量收益,更可能危及互联网生态的多样性——算法偏好可能导致小众网站逐渐边缘化。

在商业化层面,Tetzchner对AI浏览器引发的控制权问题表示担忧。当用户依赖中间层AI解析信息时,科技公司实质上掌握了信息过滤和分发的关键节点。这种架构既涉及数据隐私风险,也可能催生新的垄断模式——企业或通过优先展示特定内容获取商业利益。

尽管对当前AI集成方式持批判态度,Vivaldi并未全盘否定机器学习技术。Tetzchner承认该领域存在创新潜力,但强调需等待更成熟的解决方案出现。目前,该公司选择以“人类优先”为原则,保持浏览体验的纯粹性。这一立场在业内形成鲜明对比:当多数厂商将AI作为差异化竞争武器时,Vivaldi反而将“拒绝AI”塑造为其品牌特质。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这场争论折射出浏览器作为互联网入口的战略价值。随着AI技术渗透,浏览器正从工具演变为智能代理平台,其设计哲学直接影响数亿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Vivaldi的保守策略能否在效率至上的市场中赢得用户认可,或将取决于消费者对“主动探索”价值的持续认同程度。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