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DeepSeek于9月1日正式实施AI生成内容标识机制。根据该办法要求,所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均需进行显式和隐式标识。
DeepSeek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平台已全面部署技术措施,对所有AI生成内容添加两类标识:显式标识以文字提示等形式直接展示给用户;隐式标识则通过元数据嵌入文件内部。用户在使用生成内容时,系统会自动添加”AI生成”等显著提示,确保公众能够清晰辨别内容来源。
此次合规行动源于8月26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颁布的新规。该办法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虚假信息传播风险,要求服务提供者必须履行标识义务,并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篡改、伪造标识内容。配套实施的还包括《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等国家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互联网法院近期一起判例为平台治理提供了司法参照。法院在判决中既肯定了平台运用算法工具进行内容审核的合法性,也强调平台需对算法判定结果承担适度说明义务。这反映出监管层面在促进技术创新与保障用户权益之间寻求平衡的治理思路。
根据新规,未按规定标识AI生成内容的个人或企业,将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各平台需在3个月内完成存量内容整改。DeepSeek表示,除落实标识要求外,还同步公开了模型原理说明文件,以增强技术透明度,未来将持续优化标识机制提升用户体验。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