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智博会于9月5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以“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主题,吸引了全球55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了3000余项前沿技术与应用成果。本届展会不仅成为全球智能产业的“检阅台”,更通过超2000亿元的签约项目,勾勒出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新蓝图。
头部企业展示AI深度融合成果
展会上,长安汽车发布“天枢智能”品牌,集成62项核心技术,实现96个智能驾驶与座舱功能场景,其中8项为行业首发技术;中科曙光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推出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同步启动联合实验室,推动智能计算进入开放协作新阶段。懂车帝则推出AI选车与智能充电服务,通过算法优化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购车体验及覆盖全国的充电网络解决方案。
智能网联与AI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重大项目签约中,智能网联汽车和AI相关项目占比显著,万丰奥特西部低空经济基地、吉利科技智造等项目总金额达1239亿元,聚焦低空管理、自动驾驶、新型电池等领域。重庆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首次亮相,集成30项核心功能,填补区域行业标准空白。此外,成渝地区通过“疆算入渝”等实践,展示超大城市治理与大模型应用的深度融合。
行业领袖把脉未来方向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AI正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全链条协同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指出,多模态统一理解、具身智能及AI for Science是未来三大关键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王江平呼吁建立AI预测评估标准体系,以破解科研成果转化“堰塞湖”。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路颖预测,到2030年算力需求将呈指数增长,“AI+”将持续赋能经济民生。
跨国合作与生态构建
新加坡作为主宾国,与中国企业联合展示“AI+生命科学”等跨界成果;苏州工业园区则通过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吸引46个AI项目落户,强化产业链布局。展会期间同步举办亚太机器人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形成“以赛促产”的联动效应。
本届智博会通过“展示+签约+赛事”多维模式,不仅呈现了AI从辅助工具向协同伙伴的进化路径,更为全球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交流与商业合作的关键平台。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