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企业在AI芯片自主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据多方信源证实,阿里巴巴和百度已开始采用自研芯片进行AI大模型训练,标志着国产算力生态建设进入新阶段。
阿里巴巴自2025年初起,已将自研芯片规模化应用于轻量级AI模型的全流程训练。内部测试数据显示,该芯片在算力性能、稳定性与适配性方面已达到与英伟达H20芯片相当的水平。目前阿里电商智能推荐系统和阿里云企业级轻量化AI服务均已采用该方案,显著降低了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百度则重点推进昆仑芯P800芯片在新版文心大模型训练中的应用测试。作为百度AI生态的核心载体,文心大模型对算力要求更为严苛,需要与飞桨深度学习框架深度协同。公司技术团队正通过架构优化提升芯片的并行计算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企业仍保留英伟达芯片用于尖端模型的开发。这种”双轨并行”策略既保证了现有研发进度,又为自主技术迭代争取了时间窗口。英伟达发言人对此回应称:”竞争已经到来,我们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保持市场优势。”
这一转变背后存在双重驱动因素:美国持续收紧对华先进AI芯片出口限制,以及中国政府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政策导向。业内分析指出,中国企业正在构建从训练到推理的完整算力闭环,阿里已规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夯实国产算力基础设施。
技术专家表示,虽然国产芯片在基础架构和能效比方面取得突破,但要完全替代国际巨头产品仍需时日。英伟达CUDA生态的成熟度和软件工具链的完备性仍是其核心竞争优势。当前阶段,兼容性设计和降低迁移成本成为国产方案的重点突破方向。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