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机器人博士诞生!上戏录取具身智能机器人“学霸01”

AI产品动态12小时前发布 AI视野

2025年7月27日,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由上海理工大学李清都教授团队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学霸01”正式获颁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录取通知书,成为全国首位以“博士”身份入学的机器人学生。这一事件标志着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跨界融合进入新阶段。

“学霸01”是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的肌腱仿生机器人,其前身为在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中获得季军的“行者二号”优化版。该机器人身高约1.75米,体重35公斤,采用Rena仿真人技术进行形象设计,具备细腻的皮肤质感和逼真的神态表现。在技术层面,“学霸01”整合了上海理工大学在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方向的核心科研成果,具有轻量化与长续航特性。

在专业能力方面,“学霸01”已展现出超越人类演员的独特优势。它能精准完成“小妖怪被劈成两截仍可活动”等高难度舞台动作,无需依赖绿幕特效;面对连续十几场的演出强度,机器人无需休息,还能通过AI大脑实现每场演出的创新优化。其具备的表情识别、肢体语言表达等复杂交互能力,使其能够模仿名家表演、还原历史人物甚至演绎二次元角色。

上海戏剧学院为“学霸01”制定了为期四年的系统培养方案,由转媒体艺术专家杨青青教授担任导师。培养体系包含四大模块:基础模块着重感知建模与具身控制;艺术模块涵盖舞台角色扮演与情感叙事;系统模块侧重跨模态数据融合;任务模块则通过阶段性展演进行成果评估。学习期间,“学霸01”将进入“AI+演艺”重点实验室,与人类博士生共同参与理论课程与实践创作。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教授指出,该项目是突破性的教育实验,重点在于培养机器人理解人类情感、场景语境及艺术专业内涵的能力。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强调,此举旨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戏剧艺术的深度融合,并非流量噱头。值得注意的是,“学霸01”未接入可能产生幻觉的通用AI模型,其学习过程将严格遵循艺术教育规律,通过与师生互动实现渐进式成长。

目前,“学霸01”已获得虚拟学籍编号,未来其研究成果将应用于数字演艺创新领域。这一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人工智能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