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近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持续引发市场关注。根据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与战略规划,该公司正以空前力度加码算力基础设施投资,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和云计算硬件建设,这一金额将超过过去十年总和。在2025年6月季度,阿里云AI相关收入已占外部商业化收入的20%以上,并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技术布局方面,阿里巴巴构建了从芯片到应用的完整技术栈。其自研AI推理芯片含光800在能效比上较传统GPU提升显著,最新研发的推理芯片延迟仅为英伟达A100的70%,同时兼容CUDA生态。开源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通义千问模型系列开源后月下载量突破1250万次,登顶全球开源模型榜单。
市场影响层面,阿里云的全球化布局正在加速,在巴西、法国、墨西哥等地的数据中心建设为中国生态企业出海创造机遇。三类企业将直接受益于阿里算力扩张:算力租赁服务商、IDC建设运维企业,以及基于阿里云平台开发行业解决方案的垂直应用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在2025云栖大会上宣布,到2032年其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增长10倍。这一激进规划背后是对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预判,但也面临能源供给、数据安全等现实挑战。CEO吴泳铭强调,AI与云计算的深度结合是未来十年最大的行业机会,阿里将凭借全栈技术能力把握这一机遇。
分析师指出,阿里从电商巨头向AI基础设施领航者的转型已获资本市场认可,其股价单日涨幅曾达3000亿港元。这种市场反应既是对3800亿投资计划的肯定,也反映出投资者对”AI+云”战略成为阿里第二增长曲线的期待。随着算力需求持续爆发,相关产业链上的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等环节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