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在中国市场推进GPT-5商标注册的进程遭遇阶段性阻碍。根据最新商标审查信息显示,该公司通过欧爱运营有限责任公司(OPENAI OPCO, LLC)提交的两枚”GPT-5”商标申请,以及欧爱公司(OPENAI, INC.)申请的两枚”OPENAI GPT-5”商标,均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目前所有案件均进入驳回复审程序。
这些商标申请的国际分类均涉及网站服务和科学仪器两大领域。审查系统显示,四件商标的流程状态统一标注为”驳回复审中”,表明OpenAI已启动法律规定的行政救济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某科技公司此前申请的同类”GPT-5”商标已被正式驳回且宣告无效,这为OpenAI的复审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
此次商标审查结果发布于2025年8月11日,恰逢GPT-5全球发布三个月后。该模型被OpenAI官方定义为”迄今最智能的AI系统”,尤其在健康咨询和编程辅助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商标注册受阻可能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战略实施,但业内人士指出,这并不直接反映技术准入态度,更多体现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规范审查机制。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商标复审周期通常需要9-12个月,期间OpenAI可通过补充材料或修改申请策略争取核准。该事件也折射出人工智能领域品牌保护的复杂性,多家企业围绕核心技术的商标争夺日趋激烈。目前OpenAI尚未就此事发表公开声明,其中国业务布局是否会因此调整尚待观察。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