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近日宣布了一项总额达17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与生物科技公司Vaulted Deep达成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创新技术应对其人工智能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挑战。该合作计划在2038年前处理相当于49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成为科技行业在碳减排领域的重要实践。
根据协议内容,Vaulted Deep将利用人类及动物粪便、造纸厂污泥等有机废弃物,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生物泥浆”,随后采用高压注入技术将其封存至地下1500米的岩层中。这一技术路线不仅能实现碳封存,还可同步处理有害污染物,为解决有机废弃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多项服务,包括Copilot、必应AI搜索及OpenAI的ChatGPT等,均面临严峻的能耗问题。以GPT-4为例,单次训练过程需消耗5000-7000万度电力,产生1.2万至1.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3000余辆燃油车年排放总量。数据显示,微软2024财年整体碳排放量较2020年增长23.4%,其中数据中心能源消耗增幅高达168%,这一增长主要源于AI业务扩张。
此次合作将使微软获得双重收益:一方面通过碳信用机制抵消部分排放,另一方面可依据美国45Q税收政策获得每吨最高85美元的税收抵免。市场分析指出,此举还将提升微软在ESG(环境、社会与治理)领域的评级,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并吸引可持续发展导向型投资者。
不过,环保组织Carbon Market Watch对此提出质疑,强调企业应当优先从源头减少能源消耗,而非过度依赖碳信用购买。该组织建议微软应同步加强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及能效优化措施。微软方面回应称,此项投资是其综合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将继续推进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的承诺。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