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一种基于动捕设备的机器人关节控制方法和系统”专利,标志着人机交互技术取得重要突破。该专利通过构建运动捕捉、数据处理、坐标系变换及解算优化四大核心模块,实现了对人体动作的实时精准映射。
当前机器人关节控制领域普遍存在交互僵硬、灵活性不足的痛点。传统方案难以自然表达操作者意图,尤其在处理突发动作或复杂协同任务时表现局限。宇树科技的新系统通过动捕设备采集人体关节旋转姿态数据,经多模块协同处理转化为机器人可执行的控制指令,使机器人能高效复现人类动作轨迹。测试表明,该系统响应延迟低于50毫秒,动作还原准确率达98.6%,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该技术突破将直接应用于工业柔性产线、远程医疗操作及高危环境救援等场景。在工业领域,工人可通过动作直接控制机械臂完成精密装配;医疗场景下,医生能远程操控机器人实施标准化手术操作。宇树科技透露,正与产业链伙伴合作开发低成本动捕套装,计划2026年实现商业化落地,同时开放系统接口供开发者进行二次创作。
值得注意的是,该专利解决了人机协作中的自然交互难题。通过建立生物力学模型与机器人运动学的双向映射,系统能自动优化关节力矩分配,避免机械臂运动中的刚性冲击。这意味着操作者无需专业编程知识,仅通过自然肢体动作即可实现复杂机器人控制。
业内人士分析,此项技术将推动服务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人机协作模式革新。随着5G传输和边缘计算技术的成熟,动作映射延迟有望进一步降低至20毫秒内,为元宇宙虚拟操控、特种机器人等新兴场景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