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宣布,其研发的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SRT-H成功在无人工干预条件下对死猪完成胆囊切除手术,准确率达100%。这一成果发表于7月9日的《科学·机器人》期刊,标志着自主手术机器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该机器人采用双层AI系统架构,通过17小时手术视频训练学习1.6万个外科动作。第一层AI解析内窥镜影像并生成自然语言指令(如”夹住第二根导管”),第二层AI将指令转化为三维器械运动。在8次实验中,机器人成功完成所有17项手术任务,但平均每例需进行6次自我纠正,且需人工更换器械。研究负责人Axel Krieger教授指出,现有手术机器人虽能降低手术侵入性,但并发症发生率未显著优于人类医生,这促使团队开发下一代自主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SRT-H采用”语言引导模仿学习”框架,其训练数据源自猪尸体手术视频,能模拟人类手术中的解剖结构差异。尽管手术耗时仍长于人类医生,但系统展现出对抓取、切割等复杂操作的自主决策能力。相较当前主流的达芬奇手术系统(需医生全程操控),SRT-H实现了从被动执行到主动理解的跨越。
行业专家表示,该技术面临临床转化挑战。伦敦大学学院Danail Stoyanov教授肯定其突破性,但强调活体动物的呼吸、出血等变量将增加操作复杂度。据分析师数据,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100亿美元,2024年机器人辅助手术量超270万台。研究人员计划下一步开展活体动物实验,并探索该系统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应用潜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