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AI领域突破性进展:专利占全球60%,数据资源达国家图书馆140倍

AI新闻资讯4小时前发布 AI视野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这一数据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上被国家数据局重点披露。作为全球首个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国家,我国已建成超过3.5万个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的140倍,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内主流模型的中文数据使用比例普遍超过60%,部分模型高达80%,显著提升了国产AI性能表现。

在核心技术领域,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材料装备的完整产业链;鸿蒙操作系统生态设备突破11.9亿台,覆盖1200余类智能终端。据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我国算力总规模稳居全球第二,5G基站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2.26亿户,构建起支撑AI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表现突出,近十年专利申请量达3.8万件,是美国的6倍。全球AI大模型中,中国占比达36%,仅次于美国。市场分析显示,数据产业规模预计2024年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上市数据企业研发投入增幅达79%,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专家指出,政策支持、科研投入与市场需求的三重驱动,促使我国AI技术在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实现系统性突破。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深化,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将进一步加速,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