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影视产业正迎来技术革新的里程碑。由阿布丹提亚制片公司与集体媒体网络联合制作的《赤拉尼维·哈努曼-永恒》近日宣布将于2026年哈努曼节(4月2日)全球公映,这将是印度首部全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院线电影。
影片以印度教经典史诗《罗摩衍那》和《往世书》中的猴神哈努曼为核心叙事,制作团队由50余名工程师、文化学者及影视专家组成。技术团队通过AI算法完成角色建模、场景渲染及特效生成,同时与传统文化研究者深度合作,确保神话叙事的准确性。值得注意的是,影片配乐由AI乐队Trilok创作,该乐队擅长融合印度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子乐风格。
制片方透露,该项目采用”文化真实性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传统叙事与AI技术的双向校验流程,包括对史诗文本的语义分析、宗教符号的视觉化审核等。阿布丹提亚公司CEO维克拉姆·马尔赫特拉强调:”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演示,而是用新工具重新诠释文化基因的严肃尝试。”
行业观察显示,该片的制作模式突破传统流程:前期开发阶段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超过2000页史诗文献;中期制作中,生成式对抗网络(GAN)负责80%的场景概念设计;后期则采用神经网络进行镜头语言优化。这种创新也引发业界讨论,部分电影学者担忧AI可能削弱创作者的主观表达。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戛纳电影节已出现类似尝试——《穿牛仔装的王公》作为印度首部AI长片概念片亮相。对此,《赤拉尼维》团队回应称其技术方案更注重”文化参数约束”,例如在角色动作设计中嵌入了印度古典舞的程式化特征。
随着项目进入后期渲染阶段,制片方计划在2025年底发布技术白皮书,详细披露AI在剧本生成、分镜绘制等环节的具体贡献度。这部预算达1200万美元的作品,或将重新定义传统神话电影的工业化生产标准。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